姓氏由來
吳姓有四種來源:
一、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二、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十二世孫古公但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並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並且文身斷髮,表示讓位於季歷的決心。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的三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十九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扎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扎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份。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三、相傳為上古顓頊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後代。
四、夏氏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為吳氏。
姓氏分佈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繁衍於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的一些地方。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佈於大江南北。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皆在福建安家落戶。宋明以後,吳氏稱雄於東南,其中季扎的五十三世孫吳宣是後蜀駙馬,家族顯赫一時。吳宣的五世孫吳吉甫是吳氏入粵始祖。
吳氏遷居台灣始於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禮部員外郎吳光鬥,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灣)。明朝末年以後,福建、廣東沿海吳氏有許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謀生創業。吳氏遷居香港,大約始於元代。
吳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吳氏在東渡日本的同時,還有大批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其中季扎的五十世孫吳權於939年稱王,建立了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南越政權最後一任總統吳庭艷即吳權之後。現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吳姓為第六大姓。東漢時有吳風進入朝鮮,發展至今,吳姓稱為朝鮮143個姓氏中最常見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後,吳姓還有人移民南洋,遷至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人旅居歐美。
姓氏名人
吳起:戰國時期軍事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曾先後任魯將和魏將,建立了不少戰功。後又投奔楚國,擔任令尹,輔佐楚掉王實行變法。這次變法促進了楚國的富強,但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反對。楚悼王死後,吳起被舊貴族殺害,變法也告以失敗。
吳道子:唐河南陽翟人,又名道玄,曾學書後改習繪畫。所繪人物,時號「吳家樣」。善畫衣褶,有飄舉之勢,時稱「吳帶當風」,又有「吳裝」之稱。兼工山水,自成一家。後被尊為「畫聖」。
吳承恩:明小說家。山陽人,字汝忠,號射陽山人。科舉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恥為五斗米折腰,指袖而歸,專意著述。自幼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善諧謔,晚年作《西遊記》。另有《射陽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吳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敬梓:清安徽全椒人,字敏軒,一字文木。清朝諸生,受博學鴻詞薦,不赴,從此不應科舉。家本富,以好客、樂施與,貧至斷炊。多與名士交遊,而厭惡以八股文自鳴之士。有小說《儒林外史》,抨擊科舉制度甚烈。另有《文木山房集》。
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清末諸生,著名書畫家、篆刻家,為一代藝術大師。嚐從俞樾游,並在蘇州結識名書家楊峴。工書法,擅寫石鼓文,用筆樸茂雄健,突破陳規,自成一家。其篆刻,氣魄宏偉,雄渾奇肆,創為一派。繪畫則博取徐渭、朱耷、石濤、趙之謙諸家之長,兼取篆、隸、狂草筆意,色酣墨飽,氣勢磅礡。有《吳昌碩畫選》等。子東邁。陳師曾、王一亭、沙孟海、王個簃、諸樂三等皆出其門牆。
吳佩孚:山東蓬萊人。字子玉,法號智玄(晚年研究佛學自號)。北洋直系軍閥首領。在1923年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造成「二七」慘案。「九.一八」事變後以個人名義通電聲討偽滿洲國。「七七」事變後,嚴詞拒絕日軍要求出組偽府,克保晚節。後因患牙痛,被漢奸和日本特務給「開刀拔牙」暴死。抗日勝利後,被追認陸軍上將銜。著有《正一道詮》、《循分新書》、《春秋正義》、《易經新解》、《明德講義》及《吳佩孚先生全集》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