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人民币对内贬值背后是财富转移 可怜中国老百姓!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从10月26日零时起将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30元,柴油价格每吨提高220元;也就是说,在现价基础上,汽油每升涨 0.17 元,柴油每升涨0.19元。不言而喻,此举即意味着又将有数亿元的民间财富要从有车一族的钱包中分离。具体而言,则是一部分会以营业利润的形式流进“石化 双雄”的口袋,另一部分则会以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形式去充实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

对此,国家发改委的解释依旧是顺应市场变 化,将油价与国际接轨。同理,老百姓也会一如既往地将油价上调,归咎于发改委的思维惯性和加价定律。其实板子还真 有打错的时候。国家发改委作为整个宏观经济的主管部门,可谓时时刻刻都要踩在全国的鸡蛋上跳舞,没必要老是去偏疼“石化双雄”。换言之,发改委此次上调油 价除了基于市场因素和眷顾央企的利益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即着眼于撬动价格杠杆的另一只手——正产生流通性过剩的人民币。


人 民币已“发毛”了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的持续泛 滥,人民币尤其是人民币的币 值一直是个焦点问题,也是整个宏观经济的症结之一。 尽管有关部门一直讳莫如深,各路专家学者亦是巧舌诠释,但日渐沉重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还是直观地告诉咱老百姓,人民币已经和日益高企的油价一样,明 显“发毛”了,即对内大幅贬值了。

至于说发了多少毛呢,以9月份的物价指数为例。9月份我国的CPI、PPI同比分别上涨了3.6%和 4.3%(前三季度则分别上涨了2.9%和 5.5%)。但这仅仅是统计局“统计”出来的数据,实际的物价指数兴许会比这个数值更高。

自年 初以来的“蒜你狠”、“姜你军”以及入夏后的“(绿)豆你玩”似乎都已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然,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中国老百姓,毕竟当家方知柴米油 盐贵。

毛 多了自然就会肉少。在相关保值措施(银行存款利率、价格补贴等)不能同步跟进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即意味着老百姓碗里的肉 在不知不觉地减少。至 于人民币的对内贬值让老百姓碗里的肉减少了多少呢?先看两组数据。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 10.6%。另据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财政收入63039.51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同期GDP总额(268660亿元)的 23.46%。但是,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只增长了7.5%,仅为财政收入增速的三分之一。可见,尽管中央连年强调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 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但时至今日老百姓的钱包还是没有鼓过GDP的腮帮子,也未能硬过财税收入的金袋子。此何故?除了分配关系显失 公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币发的毛卷走了老百姓盘子里的蛋糕。

换言之,人民币的对内贬值推高了物价,高企的物价又抬升了GDP 和税 基,因而社会财富和财税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即实现了“国富”。按理,居民收入也应保 持同步增长,进而实现“民强”。但是由于老百姓在分配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该分得的那块新蛋糕未能分到,因而“民强”成了一句空话。此外,在人民币不能对外 贬值的情况下,通胀的泡沫就只能在国内稀释,即通过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全面涨价去由老百姓的钱包消化。简言之,人民币的对内贬值非但没有让老百姓 分享到新增的蛋糕,反而将老百姓盘子里原有的那块蛋糕咬掉了一角。

当然,老百姓碗里的肉并非都飞进了国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卷进了 商家 和炒家的腰包。因为社会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往往是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据统 计,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3%,远高于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是不是说明如今的老百姓比金融危机爆发前敢花钱了或是更加有钱 可花了呢?事实并非如此。通常在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老百姓产生消费冲动的可能性很低,相反,其会保持一种量入为出、持币待购的心理。那为何前三季度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的一倍多呢?原因只有一个,即豆、姜、蒜等消费品的变向涨价让老百姓不得不打开钱包,于是老百姓 碗里的肉就有一部分被那些商家和炒家叼走。

不过这种情况下“掉肉”的是所有老百姓,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有特定的群体会因人民币的贬值而 “瘦 身”。比如买了高价房的“房奴”。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房价的 持续飙升实际上吸附了不少通胀泡沫,也在一定程度上和谐了物价指数(通常计算CPI、PPI值时不考虑房价,房价在投资中计算),但这是以广大“房奴”的 “被幸福”为代价的。今年9月底中央出台“国五条”后房价已呈趋稳之势,对老百姓而言这是好事。不过房价趋稳也就意味着未来的通胀少了一个出口,相反,房 地产以外的行业和领域就多了一份压力。因为通胀泡沫终归是要有口可出有地方可去的,倘若不能合理地引其往某些特定的行业转移,则其将会往衣、食、住 (租)、行等民生领域奔涌,在老百姓的饭碗里聚集。换言之,像上半年“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那样的闹剧将会愈演愈烈,从而老百姓的饭碗会变得 越来越沉。反之,则是众商家和炒家的腰包越来越鼓。

正如本月初发改委公布的那个电价阶梯收费意见稿的初衷一样,此次油价上调,既有变 向收 费之嫌,亦不乏定向转移通胀之意。在当前M1已高达24.4亿元,同 比增长超过20%的情况下,通胀的泡沫是急需要引导和转移的。与其让所有老百姓碗里的肉被叼走,还不如让特定领域的特定人群去挑一下大梁,多承受一些通胀 压力。于是发改委掰着指头一比对,就打起了电价和油价的主意。当然,这也就有意无意地让“石化双雄”等垄断性央企获了利。

人 民币的对外“发飙”

以上仅是人民币对内贬值背后所隐藏的财富转移。遗憾的是这几年人民币在对 内贬值的同时,还在对外尤其 是对美元大幅升值。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由当初的8.27∶1升至目前的约6.67∶1,升值超过19%。即便是自2010年6月19日的汇率弹性化调整以来,其对美元的升 值亦超过了2%。可见人民币的对外“发飙”还远胜过其对内“发毛”,而且因其“发飙”而被礼送出境的财富也不亚于其“发毛”所卷走的蛋糕。

一 者,人民币升值后,国家持有的2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将会大幅缩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即意味着美元对人民币发生了贬值,随之而来的就是美元资产的大幅缩 水。仅以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为例,截至今年8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8684亿美元,即便是平均贬值10%,国家财富亦将缩水数千亿元人民币。

二 者,人民币升值后,外国资本回流时会卷走巨额财富。如某外商在2005年汇

改前对华投资1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可换得人民币8.27亿元。即便是不考虑 经营收益和银行利息,

如该外商现在撤资的话,按目前的汇率8.27亿元人民币可换得1.24亿美元,比其初始投资额溢出了0.24亿美元,套利收益率高达 24%。为何这几年境外的热钱不断涌向中国呢?原因就在这里。境外的热钱只要能进入中国,哪怕是放在银行不动,亦可因人民币的升值而获利。

三 者,人民币升值后,外国人在华消费时会侵蚀巨额财富。如某外国人在2005年汇改

前携100万美元来华旅行,按当时的汇率将10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827万元存入银行,然后到处游山玩水。假如这五年中其总共花掉了160万元,现在玩腻味了又将剩下的667万元兑换成美元带回去。按目前的汇率 (6.67∶1)折算667万人民币可换得100万美元。等于说这厮一分钱没花,在中国白吃白玩了五年。因此,也就难怪北京、上海的地铁里都挤满了老外。

四 者,人民币升值后,国家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即出口退税会贴掉巨额财富。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了19%,同时即意味着出口企 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近20%。对于那些利润率原本只有几个点的沿海加工企业而言,这无异于致命一击。为了确保这些企业

不破产,员工不会大面积失业,国家 只好提高出口退税。在过去两年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多次提高轻工、机电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的甚至提高到了17%。虽说出口退税是退税给境内企 业,但因这些企业的产品的消费者绝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因而此举就无异于给老外发了“红包”。据财政部统计,今年1-9月我国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共计 5312.07亿元,同比多退449.54亿元。可见,这个“红包”着实不小。

近年来人民币的币值一直呈内贬外升之势。这一畸形态势除了 制造一种“两高一低”(高物价、高汇率、低利率)的表象之外,还隐藏着巨额的财富转移。一方面是 民间财富中的一部分被转移到了政府的金库和某些垄断企业、商家、炒家的腰包;另一方面则是国家财富中的一部分被转移到了老外的钱包。所幸日前央行已开始采 取加息措施,加息后人民币的内贬外升之势已有所改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预计这种加息措施仍会延续或有新的举措被推出,届时相信财富转移的问题会有所缓 和。

众所周知,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人民的信任。因此,人民币的币值应该首先代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们的 主管当局 在制定相关政策以及 进行市场操作时,一定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切莫因为西方国家的脸色或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让人民币卷走了国家的财富,亏待了自己的人民。

(转 UNIOCEAN首席分析师)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法国“五月风暴”的真正遗产




MAI 68 !

1968年5月,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吞噬法国。它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席卷法国的各所大学,而且迅速扩大到工人阶级,引发了全国性大罢工,并最终导致国会改选、总理下台。
  一群在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起来反抗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这是人们关于“五月革命”的粗略印象。至于这场“革命”有何意义,那个5月到底发生了什么,40年来,即使是当年亲历其中的“六八分子”,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针对这场“革命”的批评与记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断裂。

  一场丰衣足食的反叛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法国,正处于战后重建的“光辉30年(1945~1975)”的中途。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削减关税,扩大市场,令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然而,在“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的表象之下,法国面临着一场“物质上升,信仰下降”的危机,仿佛社会在懵懵懂懂的富裕中丢失了理想。与此同时,马尔罗、加缪、萨特、福柯等人的思想,戈达尔的电影叙事等等焕发出张力,一切有关人的意义的询问也为这场社会运动打下了“造反”的底色。
简而言之,1945年戛然而止的灾难与现在的丰衣足食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有关人类命运的伟大叙事渐渐让位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时,这一代法国人对眼前的庸碌生活表现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不安。关于这一点,在“五月革命”即将发生前的一个月,戴高乐甚至也在不同场合这样吐露心声:“如今再没有什么事要对付了,也再没有什么英雄业绩可创造了,我反倒觉得没劲。”“不创造,毋宁死”,安于锦衣玉食、随大流显然不是法国人的性格。
  处于一片安定繁荣之中的60年代,来自各阶层的孩子越来越被中学会考和上大学所吸引,加上战后法国人口快速增长,大学生人数从1958年的20万增加到1968年的50万。然而,大学教育却对生源膨胀装聋作哑,不思改革,以至于在这一群出生于1944年到1950年之间、从未经历过饥饿与贫困、未体验过“战斗到一无所有”的大学生眼里,大学变成了“只谈存在,不谈意义”的社会结构,一个“无用知识的自动发送机”和“毕业文凭制造厂”。
  面对如此危情,早在1964年,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就在《精神》杂志上发出警告:“如果国家不采取适当办法解决大学的发展问题,将会招来酿成全国性灾难的学校大爆炸。”而事实上学生们的确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

  社会运动与街头戏剧
  1968年5月,学潮从南泰尔蔓延到索邦,愤怒的学生占领巴黎大学,导致警察干预,继而形成一种“反抗—镇压—反抗”式的循环升级。应该承认,对于这一事件,起初政府表现得有些过于自信,以至于人们讥讽它在风暴来临时更像是一个“聋哑政权”。它墨守成规,支支吾吾,既想平息事态又不想向“街头压力”让步,甚至异想天开通过抓捕几个捣乱分子实现对学生的分而治之。直到5月中旬,运动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危机,总罢工扩大到所有部门,到5月24日,法国已经陷入瘫痪状态。戴高乐的讲话变成了国民的耳边风,这下轮到反抗者装聋作哑了,一切理性的声音都被淹没在运动的节庆声中。
  年轻人沉浸在“同仇敌忾”织起的团结、友爱中,在幻象之网里一起冲锋陷阵。面对牛气冲天的街头运动,许多起先彷徨的人也加入其中。1968年5月,许多法国年轻人相信,如果不去大街上走走,不去拉丁区的巷道里撬起几块铺路石,人生可能会因此黯淡无光——法国人不怕错过赚钱的机会,怕的是错过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
  “同学们,向前跑吧,旧世界就会被抛在脑后。”至于跑到哪去呢,人们并不清楚。四通八达的大街,被街垒分割成一个个舞台,也像是一架架巨大的跑步机。显然,在这里真正上演的更像是一场场革命的戏剧,它让每个人有机会相信自己会走上时代的风口浪尖。如果说过去是平庸的一群,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堪称“伟大”、“顶天立地”。雅克·本尼特在《红与黑的春天》里这样描摹:“从今以后,我们有节日可过,有创造奇迹的时间,有自由讲话的权利……人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雅典式的民主,奴隶少了,但多了成千上万的广场!驱走了黑夜,战胜了权力,生活将会改变,将可以活得自由、平等、博爱、幸福了……”而且,相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罗伯斯庇尔宰制下的“你不想自由,强迫你自由”,“五月风暴”似乎甚至有些清高与孤芳自赏:“如果一个人不想通过奋斗取得一样东西,那么你给他东西也没有任何意义”,“不要来解放我,我负责自己解放自己”。法国著名思想家雷蒙·阿隆在《费加罗报》上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大学生和工人们将又一次对这些日子的罢工、节庆、游行、无休止的讨论和暴动留下美好的回忆,仿佛日常生活的烦恼、技术和官僚主义所造成的窒息感需要时不时地突然宣泄一下;似乎法国人只有在革命(或者假革命)的心理剧中才能使孤独感得到解脱。”

  “六八底线”
  在法国过往的历史中,革命总是会让人想起那些滚动在巴黎街头的湿漉漉的人头。然而,今天人们知道,革命者的勇敢在于赴死而不在于杀戮,因剑得到的,必将因剑而失去。
  尽管人们习惯于将发生于这一年的这场社会运动称为“五月风暴”或者“五月革命”,然而,今日法国,人们更倾向于用“Mai 68”(1968年5月)这一中性的时间刻度来标刻这段历史。的确,和以往的“风暴”或者“革命”相比,它已经脱胎换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即是从政府到社会,无论是参与运动、反对运动者还是维护秩序者,都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拒绝暴力和流血是“五月革命”各方的共同底线。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如果法兰西要继承其“革命”传统,那么1968年5月可被视为法国革命的新起点。或者说,“六八底线”才是1968年5月运动留给世界的最珍贵的遗产。换一个角度说,这种表面激烈,实际平和的社会运动,也是一种“告别革命”的方式。
  学生方面,作为学生运动领袖之一的科恩·本迪特对暴力并无偏爱,人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对雅典式民主的追求。对于零星出现的暴力事件,本迪特认为“搞暴力并不是运动负责人决定的,而是大学生自发地选择了抵抗……我们没有任何责任”,“尽管一切有些过分,但毕竟还是恪守在民主的范畴内”。
  “足够的行动,足够的词语”,这是“五月风暴”中的一道风景。“拥有你的爱,但不要放下枪杆子”,“最美的雕塑是铺路石的砂岩,最具批判力的石块就是打在警察脸上的石块”,“铺路石下是海滩”,等等,一切更像是一种浪漫抒情的创作。当一切风平浪静,不难发现,那些口号中尽管充斥了对暴力的怂恿,但更多只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暴力宣泄。对于许多人来说,口号被发明出来,有关暴力的审美便已经完成。
  尽管政府一度严重错估形势,甚至认为法国已经走到了“内战的边缘”,尽管学生夸大其辞,将警察描绘成挥舞棍棒的德国党卫军,但从整体上看,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一方面,学生们没有异想天开地去攻打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同样心知肚明的是:巴黎大学被占领以及割据四方的街垒只是一种反抗的象征,而不是一种军事手段。
  有数据表明,5~6月间,巴黎有2000多人受伤,其中200人受重伤,此外,还有5人死亡,但并不是警察开枪所致。革共青联的领袖感到奇怪的是,那些被创作者们画上“SS”(党卫军)标记的警察并不狰狞,他们乐于同学生们讨论,愿意理解。当然,背后的英雄是警察总署署长莫里斯·格里莫,一位有教养的人道主义者。从运动开始到结束,他尽其所能地避免流血悲剧的发生。所以,人们不仅看到他经常在拉丁区和示威者讨论,而且在警察开始变得粗暴、即将失控时,格里莫还亲自致函每一个警察:“打击一个倒地的示威者就是打击自己、打击警察的职业形象。”
  如让·戈夫在《1968年5月,无奈的遗产》中所说:“60年代末的历史形势是不同寻常的。昔日的血腥暴动,二次大战的恐怖,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的镇压、残忍和屠杀都还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但国家毕竟进入了新时代。它结束了殖民战争;阶级斗争虽然尚未消失,但已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斗争。”
  事实上,在这场运动中,法国社会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当有人不仅撬走了铺路石,而且连根拔起了拉丁区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树木,并开始焚毁居民的汽车时,市民终于忍无可忍。风暴正在酝酿灾害,很快,媒体对学生的同情声浪明显减弱。《世界报》社长伯夫梅里批评说:“学生们虽然得到了慷慨的声援,但也会因盲目而自毁。不管正确与否,有哪届政府会容忍巴黎的街道布满街垒?”《图片报》则开始动员:“我们没有权利让警察和他们的水枪独自承担这种大事。”很快,“反对者的反对者”也开始走上街头,要求“把索邦打扫干净”,“法国要工作”,“共产主义行不通”……这些不甘心永远生活在“混乱诗歌”回声中的巴黎人,开始对法国的无政府状态说不。

 “索尔仁尼琴效应”
  观点平衡世界,真相消退激烈。“五月风暴”退潮后的“后戏”,同样是我们回忆或者梳理这场社会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世界许多地方一样,“五月风暴”发生时,巴黎沉浸在格瓦拉式的革命情调里。对于刚刚发生在遥远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巴黎极左派们更能感受到一种心气相通的朦胧之美。
  尽管和中国实为“政治大革命”的“文化大革命”相比,“五月风暴”更具有文化革新的内涵,但是两者之间有所呼应是显而易见的。至少,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吸引了许多法国知识分子和年轻学生——对他们来说,“文革”像是一场否定现政权并反对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是“在实践中超越斯大林主义”,是避免苏联发生的情况重演的唯一办法。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人对这场运动的“工具性”及其它“黑暗面”一无所知。当然,这种一无所知,还包括这一代法国人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乌托邦试验的错误理解。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极左派的革命理想在法国正式退潮,有赖于一个真实的世界的呈现。这一时期,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著作《古拉格群岛》法文版面世,种种有关斯大林独裁统治的真实细节震惊了整个巴黎;两年后的1976年,中国结束了巴黎左派们怀揣春兔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红色高棉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也渐渐为世人所知。这一切,足以让活跃于当年的“六八分子”从希望陷入失望,并且“走到绝望的尽头”。
  “索尔仁尼琴效应”就是“真相的效应”,历史以其特有的残忍让那些原本诚心诚意想着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背负起一种“逻辑上的负罪感”。就像早在10年前的1958年,曾在信仰上改弦更张的埃加·莫兰在《自我检讨》一书中所感慨的,对“昔日信心的源泉”,今朝已经“形同陌路”。呼应中国的“文革”,巴黎的极左派曾经相信“红宝书”可以解决“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然而,事实告诉他们,天堂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堂而皇之地被搬到地上来。克劳迪和布鲁瓦耶勒在《幸福的石头》一书里的诘问是意味深长的:那些极端的六八分子虽然没有时间,没有力量,没有愿望用鲜血去彰显活力,“这很好!但共犯暴行的条约,我们不是一样签了吗?”

  要面包,更要玫瑰
  岁月无情,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步入生命的暮年。反思这场运动,主流态度不外乎两种: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简化为一场“打砸抢”、一场“意识形态病”的急性发作;另一部分人则得了怀乡病,1968年的5月,只是他们人生中一个远逝的梦想。
  毫无疑问的是,1968年5月改变了法国。这与其说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改良”。度过70年代的广泛自责与失落后,当历史进入80年代,五月革命的成果才依稀显现。过去僵硬的社会关系消逝了,象征性的等级制度不明显了,取而代之的是工资的迅速提高而带来的收入等级。“五月革命”以其特有的反抗方式改变了当代法国的历史风尚。用一个法国学者的话来说,“五月”以后,法国的生活变得性感。
  从此以后,“对话”与“商讨”成了法国政治中的一个常态。法定的程序、绝对的命令、神圣的指示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五月风暴”以其特有的方式客观上完成了社会力量对政治力量的一种抗衡或者分权,表明这场文化革命所具有的政治内涵。
  几百年前,托克维尔曾经指出,法国大革命的一个根源在于法国农民受到的束缚大幅度减少,生活水准显著提高,而随着手铐的去除,剩下的脚镣往往会变得百倍的不能容忍。这说明,革命或者群体性混乱并非都是在一个国家政治、经济走向崩溃时才会发生。发生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同样具有这一内涵。不同的是,这次“革命”已经不像往常,而是褪去了尖牙利爪。
  进一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疑难,革命并非只是发生在贫穷、落后或有冲突的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等于解决了“革命问题”。法国“五月风暴”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为面包,而为玫瑰发起。1968年的法国,正处于法国由古老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强力转型的混合时期,1980~1990年代即将流行的新潮思想,与1920~1930年代的家长制社会并存。这种新旧混合同样表现在那些要求革新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喊着20世纪之初的革命词语,引领法国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1968年“不创新,毋宁死”的改革诉求,还是今日法国遭遇的“谁改革,谁下台”的政治困境,其背后的逻辑都是法国的社会力量对政治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或许可以说,从1968年开始的“五月革命”并没有真正结束,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对话或者对垒从来没有停歇。正是对话的存在,避免了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动荡。
  世界永不完美,冲突还在继续。回顾发生在40年前的这场近乎风花雪月的“革命”,不难发现,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当危机来临时,最重要的是社会力量与政治力量必须恪守自己的边界,一起守住底线,一起守望未来。

2008年2月16日星期六

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

雪,美丽的精灵。

美丽的雪花,舞动的仙子,我终于看见你了,这是一个白色、绿色和红色交织成的美丽圣诞。
独自一人欣赏校园里的阳光下那金闪闪的白色,把校园里每一处的白雪踩了一遍,留下深深的足迹,只有我的,没有别人的,呵气与热气蒸腾着……兴奋之极!
来到梅兹已经三个多月了,学了很多的课,也考了很多试,圣诞前考了六门,都顺利的通过了,圣诞节后还有十门考试——工程师和硕士的考试都要在一月份结束!疯狂之极~因此,委婉谢绝了法国父母的热情邀请,独自一人留在这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又是独自一人,似乎自己也已经习惯了独处——与书为伴,并不感到孤独,热血依然流淌在全身,一颗炽热之心始终激情四射着。
在柔和的灯光下,啜着清新的绿茶,笔尖与纸张的摩擦,思维在恼中行走……喜欢这种感觉,难得的温馨宁静,驾驭时间,让细想膨胀,每做完一道习题,就懂得新的知识,喜悦之余还加强了对未来的渴望,一种充满信心的希望,这又会给自己添加无穷的动力!紧张的校内学习生活只有这一个月的时间了,一定要把握住,拼搏到底,还是那样:坚信自己的实力与努力,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后一定会丰收满满!对梦的信念将永恒,这是无尽的源泉。
留学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
加油!!!

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幸福必备十大要素--你是否具备?


1.必须拥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这是幸福的基石。吃食不挑剔,说话有条理,走路稳健。

2.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期望,这是幸福的内在驱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追求,幸福的河水就会在懒散中干涸。

3.自尊,这是幸福的支架,也是幸福的赐予。

4.控制感情,这是幸福的规则。过分地压抑或放纵自己的感情,会和幸福相悖。

5.乐观,是幸福的源泉。保持乐观,就能繁衍幸福。

6.豁达,是幸福的开阔地。

7.益友,是幸福的开心果。

8.合群,人缘好,幸福自会来。

9.挑战性的工作和活动性的消遣,这样的一张一弛,才会有幸福交替出现。

10.团队意识,这是幸福的蓄水池。

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

国家与历史的思量

美国没有历史,
日本不需要历史,
韩国造假历史,
印度丧失历史,
而中国骄傲于历史~

2007年10月1日星期一